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新形势下,经历10多年的规模扩张发展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找准定位?如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近日,来自全国145所新建本科院校的400多位代表齐聚徐州共话转型发展。
“‘新建’的目的就是‘新型’。新建本科院校要清楚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徐州工程学院院长韩宝平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些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形成的,它既不能是原来师专、高职和成高的简单拓展,又不能照搬传统大学的发展模式,而要建设新型的本科院校。
“建设新型本科院校就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说,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如果跟在传统本科院校后亦步亦趋,则难以成长和发展。
学科和专业是一所大学的硬实力。建设新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发展优势学科。对此,百色学院副院长韦复生表示,目前学院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的关联度超过了80%。上海电机学院将学科建设重点聚焦火电、核电、风电等能源装备关键技术,突出技术应用研究。
多年来,徐州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工程项目驱动式合作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教育模式,为苏北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大批人才。河南黄淮学院则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省内外100多家联盟单位共建了128个实习实训基地。
“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抓住地方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这三个立足点转型发展,努力办好新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说。(本报记者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范雪强)
齐鲁网教育爆料请拨打电话0531-81695031,或加QQ2954190855。齐鲁网教育频道与您一起关注教育。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